雨季頻繁,要怎麼判斷在路上開車已經開始水漂,而「水漂」就是當車輛通過積水時,輪胎無法將積水排開完整接觸路面,導致車輛像是「浮在水上」失去抓地力而失控。
造成水漂發生的因素主要因素有:
開車水漂因素1、積水深度:
只要其他條件達成,積水的厚度達 0.25 公分以上時水漂即可能發生, 駕駛人不可不慎。
開車水漂因素2、積水黏稠度。
路面的積水中若含有油污或灰塵,其黏稠度高時,車輛較容易發生水漂現象。
開車水漂因素3、行駛車速
水漂之形成必須靠車輪與路面積水的相對速度,此相對速度愈快水漂發生機率愈高。小型車行車速度達時速 91 公里時,就可能會發生水漂, 因此車輛行駛中發現路面積水時,最有效避免水漂的方法就是降低車速。
開車水漂因素4、車輛總重
車子的重量可以將積水擠壓分散,因此車輛愈重,水漂較不容易發生。
開車水漂因素5、輪胎胎壓
胎壓與水漂發生與否有著密切的關係,胎壓不足時車輛較容易發生水漂。因此必需依原廠指示維持標準胎壓,而行駛高、快速公路時,應比標準胎壓要多 3%~5%。以下為水漂臨界速度之公式及不同胎壓下水漂臨界速度值:
水漂臨界速度(公里/小時)=16.66×(胎壓)1/2
胎壓 |
水漂臨界速度 |
|
公里/小時 |
英哩/小時 |
|
30 |
90.7 |
57 |
40 |
105.6 |
66 |
50 |
118.5 |
73 |
60 |
129.6 |
80 |
70 |
138.8 |
87 |
80 |
150.0 |
93 |
開車水漂因素6、輪胎寬度
輪胎寬度影響輪胎與積水接觸的面積,從而影響水面承受的壓力,因此胎寬較窄的輪胎較不易發生水漂,而胎寬較寬的輪胎較容易發生水漂。
開車水漂因素7、胎紋深度
輪胎上胎紋的功用主要在於排水,使輪胎能切水前進,避免發生水漂、滑溜,因此胎紋深度不足的輪胎較容易發生滑溜。我國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即明文規定汽車胎紋深度不得低於 1.6 釐米;機車也不可低於 1 釐米。
開車水漂因素8、胎紋設計
橫向胎紋的功用是將路面積水往輪胎二側排出,使輪胎能接觸真正的地面、獲得抓地力。縱向的胎紋,那則是用來增加輪胎前行的循跡性。因此,胎紋設計良好與否攸關行車安全,不可不慎。此外,胎紋助於熱交換的進行,使輪胎在高速行駛時,能充足的散熱,避免溫度過高而爆胎。
如何避免發生水漂?
1、行駛前應確實檢查車輛
(1)檢查燈光、雨刷及雨刷水,確保駕駛人能充分獲得的視線。
(2)檢查輪胎,確定胎壓充足。
(3)檢查剎車系統,確定其正常運作。
2、行駛中應注意事項
(1)當視線不清楚時應打開頭燈以便清楚辨識路面狀況。
(2)在濕滑路面應減速慢行,勿突然減速或急轉,並較正常天候保持 2 倍的安全跟車距離。
(3)穿越積水區應特別注意減速並預期可能發生水漂,做好應變的措施。
(4)盡量避讓他車,注意對向來車可能濺起水花,因此應與它保持較大空間。
(5)注意側風,它可能在水漂發生時使車輛偏離車道或打轉。
(6)行駛於平坦路面更容易發生水漂現象。
水漂發生時的應變措施
1、首先應立即放開油門。
2、抓緊方向盤,保持車輛向正前方行駛,不得轉動方向盤。
3、切勿踩剎車減速,應讓車輛自然減速直至恢復控制。
相關資料來自交通部公路總局
若有隔熱紙相關問題,都歡迎洽詢隔熱紙專家:德悅汽車隔熱紙,我們有最專業的隔熱紙施工技術和豐富的隔熱紙品項,讓你的愛車漂亮出廠、清涼上路,快來德悅汽車隔熱紙看看吧!